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:每架航班减少1分钟等待,每年可减少油耗4400吨
盈媒网6月17日消息,在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,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认为,数字技术在绿色发展中能扮演非常重要的使能器作用,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:比特管理瓦特,加速新型能源系统建设;从碳足迹到碳手印,使能千行百业低碳发展;从能耗到能效,打造绿色ICT基础设施。
胡厚崑表示,根据环保行业组织GeSI最新研究成果显示,ICT技术有可能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%,是自身碳排放量的10倍,因此,ICT技术具有10倍碳杠杆效应。例如,通过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可以减少飞机滑行等待时间,如果中国每架航班减少1分钟等待时间,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4400吨。
在胡厚崑看来,万物互联智能世界正在加速构建。从集成电路到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,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力的极大提升。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虚拟现实融合、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数字时代,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正在加速构建中。要想更好地把握数字技术的进步将如何改变世界,有两个关键趋势值得关注: “智能联接无处不在,智能计算无所不及”。
在胡厚崑看来,正在到来的万物互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:
● 范围更广、数量更多:我们预测,到2030年,全球总联接数将达到2000亿。这意味着,目前的联接数量至少将提高10倍, 实现从人的联接,迈向物的联接,形成从地面到低空,再到高空的立体网络覆盖。
● 带宽更大、速度更快:随着元宇宙、全息影像等新业务形态的到来,带宽需求将百倍增长,我们要匹配从千兆到万兆的接入需求。这意味着下载一部60GB的4K高清电影,4G时代需要1.3小时,5G需要8分钟,未来仅仅需要不到1分钟。 而且还可以在线体验“身临其境”的3D XR游戏、全息教学、全息会议等新业务。
● 时延更小、反应更敏捷:消费者关注联接的速度,而工厂自动化等应用更关注时延。到2030年,1ms的低时延应用将广泛普及。时延等待将比今天降低百倍,以满足机器等智能设备从100ms到1ms的低时延要求。这意味着从4G时代的远程办公,到5G时代的矿山挖煤机的远程控制,再到生产线上高节拍的移动机器人,使能柔性制造。
“数据经过计算才能成为智能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以及最近热门的ChatGPT都是计算的具体形式。我认为,未来的计算是无所不及的,有数据的地方就需要计算。如每一台终端,如手机、手表及摄像头都有计算能力。再如,每个行业都能从计算中获益,在气象领域,20年前只能预测1天的天气情况,现在可以准确预测7天;在医药领域,基于药物分子大模型,超级抗菌药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。”胡厚崑说。
胡厚崑表示,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,所有个人、工业应用都将被这种新人工智能所改写。由于计算无所不及,以及算力需求的成倍增长,如到2030年,通用算力将增加10倍,人工智能算力将增加500倍。我们将建设大量的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ICT基础设施,如何降低这些设施的能耗。
本文不代表盈媒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ngpost.com/tmt/4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