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启盈频道

OpenAI面临诽谤诉讼:中国版ChatGPT也曾因虚假作文引发口水战

   盈媒网6月8日消息(文/任癸),据外媒报道,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正在面临一项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诽谤诉讼,原因是其ChatGPT语言模型生成了一个虚假的法律诉讼。此前,百度文心一言和科大讯飞有过口头纷争,但没有升级到诉讼层面。随着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讯飞星火、360智脑等中国版本ChatGPT产生,或许相关擦枪走火事件就会不断产生。

  人工智能虚假作文争议不断

  这起事件始于2020年11月,当时OpenAI发布了一篇名为《关于语言模型能力和未来方向的思考》的博客文章。在该文章中,OpenAI展示了其最新的ChatGPT-3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,其中包括一个看起来像真实法律文件的“Complaint”(即起诉书)。

  然而,在稍后的调查中发现,这个“Complaint”实际上是由ChatGPT-3生成,并不是一个真正存在的案件。这引起了被误导者对OpenAI行为进行质疑和批评。

  加利福尼亚州一名男子随后提起了诽谤诉讼,指控OpenAI故意制造虚假信息并将其传播给公众。他认为这种行为损害了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声誉和形象,并要求OpenAI支付赔偿金以及停止类似行为。

  对此,OpenAI表示他们并没有故意误导公众,而是想展示ChatGPT-3语言模型的能力。他们还表示,他们已经在博客文章中明确标注了这个“Complaint”是由AI生成的虚假文件。

  OpenAI的这种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其潜在影响的担忧。一些人认为,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监管,这种技术可能会被滥用,甚至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。

  无独有偶,中国ChatGPT也曾因虚假作文引发“口水战”。

  5月24日,科大讯飞股价出现意外下跌,收盘时报收56.57元/股,较开盘价下跌4.26%。科大讯飞对此解释称,是因为某生成式AI写作了虚假小作文导致,谣传风险为不实消息。兴业证券也表示,科大讯飞当日调整与基本面无关,由恶意舆情所致,纯属造谣,公司正积极处理。

  对此,文心一言负责人直接“开怼”。百度文心一言市场部负责人张全文表示,“听闻有友商把自己股价大跌,归咎于有人利用文心一言写了篇命题小作文,也是醉了。先别说小作文这事真假(目前看来只怕是策划痕迹太重),如果AI作文有这本事,百度员工自己先炒一下自己股价不香吗?”

  人工智能生成文章有何法律风险?

  这些争议引发了人们对于AI作文的法律风险高度关注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由AI生成,如何保证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     此前,甘肃产生了首例AI虚假信息案,男子用ChatGPT编假新闻牟利。这也成为我国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颁布实施后,侦办的首例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信息的案件,具有典型性和警示性。

 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杨旭律师在接受盈媒网采访时表示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越来越多的文章和内容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。虽然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,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法律风险。

  首先,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。例如,在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文章时,可能会涉及到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。如果这些文章被用于商业用途或者在公众领域发布,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知识产权纠纷。

  其次,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,生成的文章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导性信息。如果这些信息对读者造成了损害或误解,那么发布机构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
  此外,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被用于违法活动(如散布虚假信息、传播淫秽色情内容等),那么相关机构也将面临相应法律风险。

  “为了避免这些风险,我们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生成文章的监管和规范。具体来说,需要建立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,并对相关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。”杨旭说,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,需要在文中明确标注出其来源和真实性,以便读者判断内容的可信度。

  总之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我们需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,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范和管理这一领域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、维护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,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社会。


本文不代表盈媒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ngpost.com/column/360.html

联系我们

微信:yingpost2023

Email:396500216@qq.com